从国家战略到地方实践,军民融合这一国家战略要落地,不能“光脚”,需要穿合脚的“鞋子”。近年来,各地在军民融合发展实践中取得不少成就,涌现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。譬如北京中关村、四川绵阳等地的探索就走在了全国前列,其他地区纷纷前来“取经”学习。但这些别人的“鞋子”,多大尺码,合不合适,还是要根据脚的大小和脚下的土地来审慎判断。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,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。这不仅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,也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各地的军民融合实践。一个鲜明对照是各地的军民融合产业园:有的地方通过选商引资,腾笼换鸟,实现产业优化升级,红红火火;有的地方则招商引资,筑巢引凤,为一方热土注入发展动能;而有的地方,产业园开园后,门可罗雀,冷冷清清,大门生了锈,园里长了草,发展撂了荒。为啥大家都叫产业园,差距这么大?追问这种冰火多重天的现象,引人深思:各地条件不一,资源禀赋各异,军民融合落地的“鞋子”也不尽相同。那些撂荒的产业园,实际上就是没找到合脚的“鞋子”。
鞋子合不合脚,冷暖几何,只有自己穿上了才知道。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,各地推进军民融合的条件存在先天差异,如何找到合脚的“鞋子”,需要各地在后天的探索实践中,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用因地制宜的创造性实践来回答。
东北地区一位省委主要领导曾说过,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所在,既要善于有中生新,又要善于无中生有。同样的理儿,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开创性的伟大事业,也需要“在‘新’字上求突破”,呼唤我们做好“有中生新”和“无中生有”两篇大文章。
具体说来,条件优越的地区,要实现“有中生新”。这些地区往往产业基础好,经济“底子”厚实,军民融合落地手段多,主动性强。“有中生新”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,常换“新鞋”,做足“腾挪”功夫,把“落后产能”腾出去,为“高精尖”产业挪出地儿,立足优势、创新引领,拓展军民融合发展新空间。
而基础薄弱的地区,要做到“无中生有”。特别是革命老区、少数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、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军民融合实践,亟待破题。这些地区,资源要素所限,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,找到合脚的“鞋子”更难,缺乏推进军民融合的原动力。对于推动军民融合存在“坐等观望”“雾里看花”和畏难情绪。真正的军民融合“坐等”不来,如何从“无”变成“有”?强化国家主导,认识及时纠偏,实践及时补位。眼光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小天地,必须跳出家乡的山山水水。主动走出去,对接外部资源。在国家、区域、省市的战略版图中,找准自己的位置,谋划融合的方向,在多维空间实现更深融合,更大空间促进更大发展。
近期地方两会,各地党政一把手大都在谈话中涉及“军民融合”,再加上此前,各省相继设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,省委书记们亲自挂帅,形成了“一把手抓融合”的良好局面。利好消息叠加,令人对2018年地方军民融合发展实践充满想象空间。往前迈的步子已经抬了起来,怎么落地很重要。实践证明,在军民融合发展中,穿别人的鞋,走自己的路,可能会走弯路,绕远路,只有穿自己的鞋,走自己的路,才能走得长远,行得稳当。真诚期盼各地都找到合脚的落地“鞋子”,因地制宜走出自己的融合新路。